近期,我校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石贵阳教授团队在超支化β-葡聚糖(HBG)的精准降解技术及益生元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,研究成果“Tailored depolymerization of hyperbranched β-glucan from Pleurotus tuber-regium for persistent prebiotic development”发表于Food Hydrocolloids (一区,Top,IF =/info/1021/ /11.0) (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foodhyd.2025.111156)。
超支化β-葡聚糖(Hyperbranched β-glucan, HBG)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,具有优异的溶解性、分散性及益生功能,在功能性食品和生物医药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。然而,HBG的高分子量及结构复杂性限制了其生物利用度及功能开发。基于此,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温和酸水解(0.1-0.2 mol/L HCl,90°C)的精准控制降解技术,并成功建立了基于一级动力学的预测模型,可精确调控超支化β-葡聚糖的分子量,为工业生产和功能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。
研究以食药用真菌虎奶菇(Pleurotus tuber-regium)的超支化β-葡聚糖(PTR-HBG)为对象,深入分析了酸降解过程中的糖链断裂机制,发现糖链降解主要集中于主链的β-1,4-糖苷键,而分支结构在降解初期基本保持完整。即使在显著降低分子量的条件下,PTR-HBG仍能有效保持其独特的超支化拓扑结构,确保了其功能特性的稳定性。此外,研究进一步解析了酸降解过程中糖苷键断裂的内在机制,明确了降解初期断裂主要发生在糖链主链中部(遵循中点断裂机制),支链结构不易受影响,但在较高酸浓度条件下部分螺旋结构逐渐解离。
体外粪便发酵实验表明,经过精准降解的PTR-HBG衍生物比未降解HBG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更为显著,同时显著提高了短链脂肪酸(SCFAs)的持续生成能力。上述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超支化β-葡聚糖的精准降解机制,也为其在益生元功能食品中的精准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,进一步拓展了其在肠道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。

陈磊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,上述研究得到了轻工技术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计划(LITE2018-22)的资助。近年来,陈磊副教授在食用菌多糖的发酵合成、结构及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Food Hydrocolloids (2025、2024)、Carbohydrate Polymers (2019)、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(2024、2023、2022)、Food Bioscience(2025、2021)等期刊。